发布日期:2023-10-09 09:08
一、厘清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各系统之间的关系
课程思政团队建设的各系统共同支撑了高职院校的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的育人目标,各系统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相加,也不是简单的结合关系,而是体现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耦合关系。在讨论耦合关系之前,需要厘清关涉课程思政团队建设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课程与思政,课程建设与课程思政建设之间的关系,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的关系。
1.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的承载主体
“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华东师范大学邱伟光教授用“寓于”点明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关系,并指出课程思政不是课程与思政二者的简单拼接,而是二者的有机融合、互融互通。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的课程主体,也是课程思政教育的承载体。也就是说,课程思政示范团队的建设需要厘清专业课程建设与课程思政建设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与思政有机融合的探索。
2.课程思政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直接将专业称为“课程计划”,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科学、有序的专业课程是专业的重要构成部分,专业的优势和特色通过课程的设置和课程内容的安排来体现。课程建设本身是一个包含课程价值取向、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课程形式及课程评价等多维度的系统工程,就这一点而言课程思政体现了课程的育人价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专业知识创新和专业能力提升的前提,课程建设的理念要符合专业建设的理念,专业课程的核心价值正是通过课程思政的建设得以凸显。就课程建设的具体内容而言,包括课程平台建设、课程资源建设、教材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课程建设等,这些建设内容同样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载体,课程思政的教学指南、课程资源建设、推广应用途径等都需要内嵌于整体的课程建设中得以实施和实现。质言之,专业课程建设为课程思政的建设实施提供了载体和平台,课程思政建设是课程建设的优化和深化,是专业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思政建设与课程建设相互依存、同步进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专业教育要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建设和课程建设同步进行、同向而行,二者依托同样的载体——课程教学文件、教学资源、教材、示范课程等建设实施。同时,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课程思政建设需要依托专业知识,而课程建设也需要课程思政的育人方向指引,课程思政通过课程建设的各类平台得以实现和应用,课程建设也需要通过课程思政的建设成果彰显成效,课程思政建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而专业课程建设则能够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更加丰富和深入的思想内容和实践基础。课程思政建设和课程建设需要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有机结合和统筹规划才能产生合力,促进育人质量的提升,促进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3.专业思政引领课程思政,课程思政凸显专业特色
专业通过课程建设实现育人目标,课程思政元素需要在专业思政的框架下挖掘和深化。课程建设的理念一定要符合专业建设的理念。同样,专业的核心价值体系即专业思政的特色,也需要课程的育人价值,即课程思政来实现。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专业思政”,并且指出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要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也指出,要构建职业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将思政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也就是说,思政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课程思政层面,而应该上升到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教育特征的专业层面。课程思政建设应以专业思政建设为统领,专业思政建设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得以实现。课程思政推进到一定阶段时,需要专业思政加以引导,课程思政围绕专业思政进行持续优化,最终由专业课程的核心思政元素形成专业思政的特色。
二、重塑组织机构:党建业务双线领导,联动推进
如何打破原有各系统之间的条块分割现状,改变其独立运作模式,将各系统的功能结构与运作机制有效耦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呢?
1.成立二级学院课程思政建设领导小组
从协同联动的角度而言,尽管团队基于专业基础搭建,但却需要思政教师、学生工作教师等参与。专业层面无法有效地协调调度人力和资源,就需要二级学院层面构建组织领导机制,发挥链接功能。团队所在的二级学院成立了课程思政建设领导小组,由党总支书记、院长任组长,教学副院长任副组长,以“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为目标,统筹落实学院课程思政示范专业、示范团队、示范课程的建设任务。团队由党总支书记主持建设,教学副院长、专业主任、教师党支部委员作为团队骨干成员,统筹推进课程思政示范团队建设。在此过程中,二级学院领导协调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参与,安排本院思政工作专职人员辅助,形成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建设队伍。
2.依托党组织三级架构双线联动
从业务推进的效率而言,该专业课程思政团队形成了党建与业务联动的组织领导机制。团队负责人即所在二级学院的党总支书记,团队成员是该学院教师党支部的骨干力量,同时支部的党小组正是该专业的教师成员。以此打造了依托党组织三级架构——二级学院党总支+教师党支部+党小组,形成的党建与业务联动推进的双线组织领导机制。这既是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课程思政的需要,也是课程思政建设顺利实施的坚强后盾。以专业教师为主体的教师党支部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示范作用,党支部开展一系列“党建+课程思政”主题党日活动,在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学以致用,积极讨论专业课程思政特色的凝练,专业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等。制定课程思政标准,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讨,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共同完成基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现代家政专业逐步形成了党建、课程思政协同发展的工作格局,党建工作与课程思政建设紧密结合。
3.团队功能重组,相向并行
现代家政专业以专业骨干成员为主体力量,打造集教学、科研及课程思政建设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团队,兼容并蓄,相向而行。家政专业的前身和主体力量由开设时间更早、获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省示范校专业——社会工作专业转型而来,团队负责人曾带领社会工作专业团队获省级教学创新团队认定,以省级教学创新团队骨干成员作为家政专业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的基础,引领家政专业群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同时,负责人带领团队主要成员组建了“南粤家政”人才培养与行业研发科研团队,教学科研齐头并进。通过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研究上取得突出成绩,促进家政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尽管教研教改、技术服务、课程思政任务各有侧重,但同在专业建设的框架下,主旨均为提高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三者融为一体,互为倚重,共同进步。
三、优化协同机制:多主体多维度合作,共商共建
首先,团队确定了成员内部的互助合作机制。团队定期制定课程思政工作计划,以台账的形式确定各阶段主题,明确具体的建设任务。在团队成员的课程思政能力提升上,通过定期开展党支部“党建+业务”主题党日活动、党小组交流、团队专题座谈、示范研讨、集体备课、观摩说课等方式交流沟通,互助合作,共同提高。
其次,构建并实施跨部门的教师教研协同机制。学校出台相关制度,确定了对接每个二级学院的思政专业教师。专业定期与指定的思政专业对接教师开展专题研讨,在思政元素的提炼上,融入大湾区地域特色,不断完善和优化本专业课程思政理念。同时,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骨干教师来学院开展讲座、经验分享,交流思政元素的提炼挖掘。通过与思政教师的合作,不断打磨,家政专业最终形成共识,确定了本专业的思政核心理念,即“以人民为中心,高质量服务美好生活”,服务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服务的要求是高质量,服务的目标是美好生活。
再次,促进跨职能边界的工作协同。利用团队负责人的引领作用及团队成员的兼容性(团队成员纳入负责本专业学生工作的专职副书记),促进思政教育课内与课外的协同。专业教师与辅导员队伍精诚合作,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实践基地的资源,在课外以职业生涯规划、家风家训传承、创新创业技能提升等为主题,开展主题讲座、竞赛经验分享、宿舍收纳评比、家训文化的硬笔书法比赛、家国情怀的朗诵比赛、家装布置的草木染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思政小课堂”,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践行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理念。
最后,促进跨组织边界的校内校外协同。通过以赛促建、校企合作,多方式多主体共商共建。专业组织教师参加学院、学校的各类课程思政竞赛,专业课程教师与思政课、企业教师组队,协同开展专题研讨、实施教改项目,通过集体备课等方式完善教学计划、修正教学方案设计、共同完成教学大纲,共同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思政案例库等,不断拓宽课程思政探索渠道。
四、拓展链接策略:增值赋能+示范驱动
1.X(基地建设、实践课程、工作室)+1(思政教育),增值赋能
其一,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思政育人功能。一是在实践教学中嵌入劳动教育。团队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深入了解岗位性质,深化劳动教育。二是增加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操作环节比例,同时进行课业或技能比赛,以赛促学;三是开设“一指禅”中医推拿、巧手缝纫等针对家政专业学生的实践类选修课程,增强实战能力;四是通过“南粤家政技能大师工作室”“南粤家政实践教学基地”等建设项目,带动学生观摩学习参与实践;五是组织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现代家政服务企业的运营实践。充分的技能实践促进课程思政教育与实践的结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其二,依托基地建设突出文化育人。团队负责人兼任学校美育与素质文化中心负责人,在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实践基地“四于书院”积极开设深受学生喜爱的传统文化实践类课程,突出传统文化育人特色。面向家政专业学生开设非遗传承项目“一指禅”中医推拿课程、巧手缝纫课程、传统体育太极、家装之中国草木染等实践课程,通过环境熏陶与课程体验,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同时依托基地,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引导,在书院开展“闻香识端午、巧手纳香囊”“一室温暖、共绽芳华”“古韵摇曳、制扇至美”“红色剪纸”“家训传承”“最美家书”等家政手工、家风家训体验活动,增强文化自信以及专业认同。
其三,通过工作室等师资项目兼容思政目标。鼓励团队成员申报各类工作室项目,团队成员已成功获立市级南粤家政技能大师工作室,校级名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名辅导员工作室等。依托工作室,开展凸显“家国情怀”“工匠精神”等思政特色实践项目,不断优化以专业课程为核心、以实践类课程为补充、以特色课程为亮点的立体化课程思政体系。
2.标杆+示范:激发动力,培优树先
一方面,二级学院课程思政领导小组通过设立标杆项目激发动力。团队依托二级学院教学体系,在说课、教学方案设计等各类教学比赛中树典型、立标杆,更新思想认识,广泛进行动员。同时,二级学院通过设置相关的教科研项目,给予立项支持与资金支持;通过各类评优评先中的优先推荐,给予精神激励。
另一方面,二级学院层面培育精品课程,培养先进个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一是坚持课程育人,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以课程为载体,运用多种实践形式引导价值观的形成及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养成。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基础上,形成课程思政示范团队,同时树立先进典型,以团队带动全体专业教师持续提升课程思政教学与研究能力。(选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