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10-09 09:08
一、“双高”时代产教融合基本特征
(一)学校起点高
“双高计划”是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先导性计划,起点高是学校入选“双高计划”的前提条件。《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建设50所左右的高水平高职院校和150个左右的高水平专业群,最终国家遴选了197个学校和专业群,这些学校和专业群都充分体现出高水平要求。“双高计划”的拟建单位涵盖了29个省区,顾及到了“双高计划”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无缝”对接,允许拟建单位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自身资源优势,高质量规划、设计、创新和发展育人模式。“双高计划”的专业群布局包含389个专业群,分布在18个高职专业类别,涵盖了与数字化经济发展相关的农业智慧化、人工智能、数字化交通和高端制造业等多个专业大类,这充分表明“双高”时代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助力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此外,“双高计划”全面推行严格的项目绩效管理制度,对入选学校和专业群提出更高的建设和发展要求,并对其实施动态评价和淘汰机制。“双高计划”支持高职院校通过产教融合服务高端产业、产业高端,对接国家重点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发展需求,实现高职教育和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
(二)企业层次高
“双高”时代的产教融合要实现“1+1>2”目标,必须遴选高层次产业资本与高起点教育资源进行融合。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和激发企业参与积极性。高层次企业能够利用资源优势形成自身人才需求生态,聚集品牌价值效应,在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具有比较优势。目前,高层次企业参加国家“1+X”证书制度试点,并成功进入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名录,为其参与产教融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此,企业层次高是“双高”时代产教融合的本质特征。“双高”时代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目标,可以有效激发企业内在的参与积极性和规范企业层次标准。“双高”时代的“高”本质上要求学校应积极主动与龙头企业和优质企业合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和优质企业资源的有效融合。
(三)校企融合程度高
在“双高”时代,学校和企业的高层次要求是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是从何处切入和参考哪种标准,则成为“双高”时代产教融合必须解决的两大问题。从2019年4月以来,我国相关职能部门连续发布了38个市场急需新职业,其中57%与数字化经济发展领域有直接关系。根据预测,未来5年,新职业将有3000万的人才缺口,并且96%的在职人员有学习和从事新职业的意愿。因此,新职业和新岗位职业技能证书就成为“双高”时代产教融合发展的突破口。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呈现出鲜明的数字化特征,我国提出和实施了“新基建”计划,这意味着数字经济潜力将会被激活和无限释放,生活和生产方式将发生颠覆性改变。高职人才培养规格满足数字化经济发展需求,成为“双高”时代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的最为直接的要求。因而,数字化经济发展衍生的新职业、新岗位和新职业能力培训教育将会成为“双高”时代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的方向。
二、“双高”时代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发展策略
(一)发挥政府统筹作用,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促进生产力发展和协调生产关系,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促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之所在。2019年9月,国家明确提出产教融合应以城市为载体,协同推进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建设和完善产教融合各项支持体系,统筹产教融合发展规划,拓展校企合作方式,及时解决产教融合校企双方矛盾。因此,政府要着力优化产教融合制度化环境,通过财税优惠政策实现精准激励,增加学校费用补偿额度,维护和满足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合理利润诉求;建立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降低“双高”时代产教融合信息获取的成本,有效约束校企双方产教融合育人行为,科学权威性制裁育人违规行为;及时化解产教融合校企矛盾,提供连续性决策机制,平衡学校和企业收益,以提高社会整体的教育资本效益。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体制优势,打通和破解产教融合政策堵点和难点,在宏观政策制定上要聚焦区域各种优势资源整合,形成人才培养合力效应;微观上构建产教融合的引领性政策框架,把产教融合作为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职教育现代化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鼓励学校和企业全方位和全过程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采取多方力量参与联动机制,扎实推动以财税政策为主的组合型激励政策落地生根,积极营造助推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的良好法制和政策生态环境。
(二)积极转变理念,形成产教融合的叠加效应
理念支撑行动,没有理念的融合,就没有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目标、属性和文化是产教融合基本要素,没有三者的融合就没有理念融合。因此,“双高”时代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必须实现三者融合,从而促进校企双方理念融合。
首先,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肩负着服务国家发展的责任,可以实现某种目标的融合。在“双高”时代,行业企业作为产教融合需求侧,要聚焦产业高端、高端产业,而高职院校作为产教融合供给侧,也要聚焦产业高端、高端产业,校企双方完全可以按照“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的“双高计划”目标,以“服务、融入和助力”为原则探寻校企共同目标愿景,聚集合作共识,构建双赢的实践方式,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双方的真正融合和真实合作,并长久维系校企深度融合的情感基础。
其次,双价值主体的属性,为产教融合双方利益融合提供了可能性。在“双高”时代,高职院校的价值导向和追求是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效益,而企业则将获取利润和经济效益作为其发展的价值追求。此时,学校和企业应该按照“双高计划”建设的共同愿景,认真审视双方融合的现实和潜在价值,以各自优势资源资本为基础,探索多元化合作形态,在利益共享、育人共管、风险共担等层面上建设多元化合作平台,转变单纯以自身利益为主的价值取向,考虑自利也要顾及他利,最大限度降低产教融合的交易成本,提高投入资源的回报质量,构建学校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相融合的校企利益命运共同体。
最后,以先进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创设产教融合双方文化融合交汇点。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是“双高计划”的重要目标。在数字化经济时代,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可以起到凝聚力量的组织团结作用。“双高”时代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必须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相融合,增强校企双方人才培养质量意识和高质量培育学生工匠精神责任意识。一方面,要以校企文化融合增强育人效能,学校和企业要共同努力打造重视技能人才培养的企业文化环境,使师生能够“近距离”感知、实践和传承先进的企业文化,形成校园文化新氛围。另一方面,重视专业融合在人才培养中的推动作用,以区域产业需求引领专业建设,实现专业内涵建设与产业升级精准对接,高质量构建以服务现代产业为方向的高等职业教育专本硕博纵向贯通、学历与培训横向融通的专业建设新格局,形成学生学习、领悟专业技能和培育专业工匠精神相协调一致的校园文化新体系,满足产业发展新需求。与此同时,以实践融合提升校企合作育人质量,让学生在知行合一的校企合作实践环境中实现“学生—职工”职业角色和职场氛围的对接和转化,形成校园文化建设新特色。
(三)以机制和资源融合为基础,构建产教融合发展命运共同体
“双高计划”明确提出,要推动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理念勾勒出“双高”时代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路径和方向。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的内部治理和资源融合体系,是推进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以及形成学校建设与产业发展协调一致的育人机制必要条件。
首先,宏观上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组织架构。“双高”时代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要积极探索以产教联盟、职教集团、董事会和理事会为载体的组织管理模式,建立学校和企业管理人员全面融合的组织管理结构和运转机制,构筑校企“决策+管理+对话+考核”一体化产教融合平台,实现各种创新要素互相促进并共同发力。高职院校要创新“产业+学校”产教融合联盟组织运行模式,将其组织和资源集聚优势充分发挥出来,逐步建立产权和管理相统一的现代化产教融合一体化育人联盟,构建产教融合的组织和管理新形态,增强学校的资源整合和匹配能力,为校企优质资源和资本相融合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
其次,中观上要以“三共”(共同投入、共同建设、共同管理)为核心,建立现代产业学院。高职院校对接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避免专业建设同质化是“双高计划”的基本出发点。高职院校要转移合作重心,将专业群与产业链对接,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形成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和标准研制为一体的产教融合发展新模式。通过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在专业设置上可以紧密对接产业需求,将学校教学过程和企业生产过程融合,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融合,尤其是能够以产业高端、高端产业要求标准化开展实训室建设,高质量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培育学生职业技能。高职院校通过现代产业学院平台,将高层次企业技术优势转换为行业通用性技术课程,以此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可以使校内“双师型”教师与企业技师相融合,高质量打造“专业+产业”的“双师”大群体,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提供强大师资力量。
最后,微观上实现招生就业和教学科研的共同化。高职学生的最终归属是就业,而企业是提供就业岗位的最大组织。因此,高职院校招生工作要考虑企业人才需求标准,可以采取学校和企业共同招生模式来确保校企供需对口。学校和企业要充分利用国家职业教育招生考试政策,共同研制专业考核标准,共同制定学生录取标准,实现高职院校招生质量、计划和企业人才需求精准匹配。“双高”时代产教融合,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教师一般在工作现场的操作运营上没有太多的比较优势,使得他们不能高质量完成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任务。企业有分工明确的岗位,其技师比较擅长某种技能,它可能是学校某些专业课程的一个学习项目或任务。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产教融合平台实现学校教师和企业技师的沟通和交流,共同开展教学科研,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做到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取长补短,进一步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选自《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