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课程思政的性质界定
发布日期:2023-10-09 09:17

       “提升思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要“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精准施策”,在最大限度上帮助学生实现思想政治素养的“增值”。课程思政的“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学习效果”实施要求,实际上就是“精准”隐含的表达。因此,在推进“大思政课”背景下,明确将“精准”理念和要求代入课程思政,势在必行。
一、自带“精准”:课程思政的天然属性
       就课程思政的设计而言,其初衷就是“以小博大”,即以“小体量”的思政教育实现最大限度的“培根铸魂”目标。“精选”思政元素并“准确”施教,是“小体量”实现最大效用的根本所在,也是课程思政设计的基本逻辑。
1.课程思政的“小体量”天然地有着成就“大作为”的诉求
       实际上,职业教育专业知识体系之中天然地蕴藏着多种思政元素,二者本为一体,只不过思政元素是“璞玉待琢”,深居于专业课程之中,并应与专业知识教学和专业能力培养相得益彰。但无可回避的是,思政教学须有“量”和“时间”上的把握,此之谓“小体量”。也就是说,课程思政在其设计之初,就力求规避将专业课程变成思政课程,拒绝教条性的说理和灌输性的大水漫灌,而是要求思政“显”“隐”结合,凸显对专业教学节律的关照和对时间的限制,即在合适的地方、以合适的方式呈现,而不是要在一门课、一节课中“处处讲思政”。
2.课程思政的“小体量”必须成就“大作为”
       “启智润心”“培根铸魂”是课程思政的使命所系,这就要求每一门课、每一节课、每一种教学形式都要充分激发“小体量”的内能,凸显育人地位、发挥育人作用,并与思政课和日常思政工作共同组成育人的“三驾马车”,形成育人合力协同前行。这就要求课程思政建设者,如各级管理者、组织者、教师和研究者等,都要基于精准、有效的思路,立足所负责的工作,从各个环节确保思政元素的“精选”与融入的“准确”,保证每一门课、每一节课的“小体量”都有“大作为”。
3.“小体量”成就“大作为”是立德树人的时代要求
       将“培根铸魂”融入“启智增慧”之中,就是要精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基于对学生学情及专业知识教学和专业能力培养机理的分析,形成科学的思政教学决策,以确保“小体量”能够有力、有理、有节地发挥“大效用”。也就是说,顺应专业课程教学机理、紧跟专业教学的节奏,思政教育才能“顺势而为”,才能有机融入,进而推动“培根铸魂”在“静悄悄”中发生,真正实现“启智润心”的效果。
二、“精准”自觉:“大思政课”背景下课程思政的根本出路
       “大思政课”建设部署中,明确了“精准”的要求,即“不断增强针对性、提高有效性,实现入脑入心”“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也就是说,“大思政课”要坚持“供给侧”和“需求侧”相统一,通过精准“供给”来实现“需求”。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基于学情调研,针对学生思维特质、学习基础、兴趣爱好、成长环境和成才需求,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以问题为中心,改“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力求“问题精准、内容精当、过程精心”。对于课程思政而言,同样必须遵循上述要求,精准有效推进。
1.精准是大势所趋
       课程思政作为整个“大思政课”的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三驾马车”之一,必然要与思政课、日常思政工作一道,走精准路线。同时,课程思政本身的“小体量”更需要凸显“精准性”,否则就可能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培根铸魂”的作用。失去精准性的课程思政,不仅不能产生预期的思政教育效果,还可能对专业课程的教学产生阻碍。
2.精准对于课程思政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效能性是课程思政的依存之基,也是其合理性和合法性的根本保证。高职院校学科德育之所以要上升到课程思政层面并显性化,就是要让作为施教者的教师和学科教学相关管理者明确学科德育使命之所系,就是要以持续性效果来确保学科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而效果的保障,根本在于“精准”要求的全面贯彻,即精准准备、设计、投放(融入)、评价与反思。课程思政以其卓越的实施,高效地将“培根铸魂”融入“启智增慧”之中,推动思政教育与学科教育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必然能够提升教师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进而加大在教学与教研上的投入,引发课程思政研究的蓬勃开展和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素养活动的高效推进。
3.精准符合学科特征和教师的诉求
       对于专业教师而言,在设计和实施课程思政时,往往存在着实施课程思政是否会影响专业教学的顾虑,而实践中又存在把课程思政变成“课程+思政”的现象。就学科而言,源于专业自身的思政元素,必须“有机融入”到专业教学过程中,而这种融入必须遵循专业知识教学和专业能力培养的规律与机理,顺应专业知识教学与专业能力培育的节律,是以最小体量、最有力的渗透,实现最大效能的融入。唯有“精准”,才能实现思政与课程的相得益彰,最大限度地丰富专业教学内涵,提升学生的体验感和获得感,实现学生最大限度的增值。
三、代入精准:课程思政实践困境破解之需
       “硬融入”与“表面化”是当前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重要缺陷。导致这一问题的成因是多样的,其中既有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不强、积极性和素养不足的原因,也有课程思政的管理、制度机制和支持不足的原因。当然,课程思政实施的时间较短,短期内难以形成分层分类的具有示范意义的先进做法、成功的案例资源库,也难以构建起科学的模式和理论,客观上也使得课程思政建设呈现粗放状态。
1.机械安排,课程与思政的独立存在
       将课程思政理解为“课程+思政”的情形并不少见。对于课程思政初期的专业课教师来说,基于这一思维在某种意义上被视为一种较为安全的举措,它从侧面反映了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不够深入,对实施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的现实。“课程+思政”的情形必然产生两个问题,思政难以有机融入专业知识传授与专业能力培养全过程、思政独立存在影响了专业知识教学与专业能力培养、教师很难将思政讲透讲深,最终不仅会导致思政教育的形式化,也会客观上导致学生产生抵制情绪,影响思政的效果。
2.强制嵌入,思政缺乏有效的融入与呈现
       强制嵌入实际上就是硬融入,其主要症结在于牵强附会地进行联系。这种联系不紧密,也难以与专业知识传授和专业能力培训形成如盐在水的格局。其问题在于,在设计之初,教师对思政元素挖掘不到位,也就是说这种思政元素可能经历了多次延伸,这种延伸转折多次与核心渐行渐远,因而在“回填”时就遭遇无法有效折返的问题。如果一定要形成联系的“网”,又可能因为顾忌全面、讲全故事而导致思政体量过大,导致课程思政变成思政课。而强制嵌入之“牵强”,必然导致教学、评价等一系列问题,无论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教学方法的选取上,还是在教学评价上,均存在指向性和导向性不准确的问题。同时,这种牵强的课堂,学生的体验感、获得感必然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强制嵌入最终必然滑向“两张皮”的结局。
3.浮在面上,未能结合专业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深挖和结合
       思政浮在面上的现象,源于挖掘的不够深入,也就是说,挖到了思政元素,但尚未对其细化,并找寻到其所生何处,以至于无法形成更为深入的契合——接口过宽,无法进入专业知识教学和专业能力培养的内部。而回到融入层面,因为思政元素过于宽泛而不能从其中一点出发,深入到具体的知识点和能力培养维度,因而导致学生在课程思政过程中“不解渴”“无法融会贯通”,也无法进一步联系到专业现象、实践、事件和问题,难以用以指导言行。这种浮在面上的课程思政,最终必然无法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难以入心入脑,起到启智润心的作用。(选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