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教材的构成要素及开发策略
发布日期:2024-06-06 09:46

、产教融合教材的构成要素

产教融合教材的构成要素主要可以分解为教材的编写人员构成要求产教融合、教材中的职业能力构成要求产教融合、教材内容的确定要求产教融合、教材质量的评价与认证要求产教融合,这些构成要素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教材的质量。

(一)教材的编写人员构成要求产教融合

教材的编写人员构成是产教融合教材的基础,要求职业院校与企业形成紧密合作。双方应共同确定教材编写的主题和方向,确保内容贴合实际产业需求。职业院校的教育专家和企业的行业专业人士应共同参与编写,以保证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的融合。在编写过程中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促进双方经验和见解的交流,确保教材的全面性和专业性。通过联合编写,教材能够更好地反映行业实际情况,提升学生的实际职业能力。

(二)教材职业能力描述要求产教融合

教材职业能力描述是产教融合教材的核心,要求准确地反映实际职业需求。职业能力的确定需要深入了解目标职业领域的能力要求,将其明确、具体地体现在教材中,要求职业院校和企业的专业人士密切合作,共同制定职业能力描述标准。这种标准应该包括行业的专业知识、技能要求以及实际工作中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素养。只有通过深度的职业调研和产业对话,教材的职业能力描述才能真正符合实际需要,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特定职业岗位。

(三)教材内容的确定要求产教融合

教材内容的确定是产教融合教材的实质,要求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教材的内容要能够贴合实际工作场景,强调实用性。通过产业界与教育机构的深度合作,教材的内容能够更好地捕捉到行业的实际需求和最新趋势。教材的内容应注重跨学科融合,将相关领域的知识有机整合,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并应对复杂职业挑战。这种内容的确定,有助于学生建立更为完整的职业认知体系,提升其在职场中的竞争力。

(四)教材质量的评价与认证要求产教融合

教材质量评价与认证是产教融合教材教学效果的最终保障,需要明确的评价标准和认证机制。评价与认证的标准应该基于行业实际需求和教育机构的教学目标,这需要产业界和教育机构共同制定,并在实践中不断修订,以保持教材质量与实际需求的同步。评价与认证要求职业院校和企业的专业人士联合进行,确保评价标准与实际产业标准一致,从而更好地反映学生在职业能力方面的真实水平。在认证过程中应该注重实地考察,对教材的编写、使用、更新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产教融合教材的认证不仅仅关注理论层面,更关注实际应用,确保教材能够真正服务于学生的职业发展。

从以上四个方面可以看出,产教融合教材的构成要素呈现出一种深度融合、紧密互动的特征,这种模式旨在将职业教育与产业实际需求有机结合,通过产业界与教育机构的紧密协作,推动教材质量不断提升,为学生提供更实用、更符合职业发展需求的教育内容。这样的构成要素分析不仅有助于教材的制定,更有助于整个职业教育教材体系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二、产教融合教材开发策略

通过对产教融合教材构成要素的分析,及对德国职业教育教材产教融合特征的剖析,本研究拟从国家职业能力标准、联合编写机制、教材内容选择和教材质量评价与认证四个方面提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教材开发的策略。

(一)产教融合开发国家层面职业能力标准体系用于教材开发

在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中,国家层面的职业能力标准体系的建设是教材开发的重要依据。这一体系应当覆盖各个行业领域,明确相关职业所需的核心技能、知识和素养。以下是产教融合开发国家层面职业能力标准体系用于教材开发的一些关键策略。

1.确立全面、灵活的职业能力标准

国家层面的职业能力标准体系应当是全面而灵活的,能够涵盖各个层次和领域的职业能力需求,这需要深入调研和分析不同行业的发展趋势,广泛征集企业和行业协会的意见,确保职业能力标准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同时,要具备灵活性,随着技术和行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更新,以保持对职业实际需求的准确反映。

2.强调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职业能力标准体系应强调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包括基础技能,还应涵盖职场所需的创新、团队协作、沟通等综合素养。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因此,标准体系的设计要注重体现这些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实际工作。

3.由产业、教育机构、研究机构等多方参与标准制定

标准的制定过程要由产业、教育机构、研究机构的多方参与,有助于确保标准的全面性和实际性,避免标准制定过程中的片面性和脱离实际。产业的参与可以保证标准更符合实际用人需求,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的参与可以保证标准与最新的教育理念和研究成果相匹配。

4.建立标准的评估和更新机制

标准体系的建设需要建立健全的评估和更新机制。通过定期的评估,可以了解标准的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和更新。这需要建立与产业、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以保持标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二)产教融合共同建立职业教育教材联合编写机制

产教融合教材一定要由“产”和“教”共同参与教材的编写,确保教育内容与实际职业需求的高度契合。以下是产教融合共同建立职业教育教材联合编写机制的一些关键策略。

1.确定联合编写的主体与机制

建立联合编写机制的第一步是明确联合编写的主体。这可以包括学校、企业、行业协会等各方代表。同时,需要明确编写的机制以确保按照联合编写的顺利进行,包括建立联合编写委员会或工作组,明确各方的职责和参与方式,联合编写机制的建立应当注重平等、共商共建原则,确保各方在决策和实施过程中都能够充分发表意见和参与讨论。

2.明确产业需求和教育目标

在联合编写教材之前,需要深入了解产业的需求和教育的目标。产业方面的需求可能包括技术标准、行业趋势、实际工作场景等,而教育目标则需要明确学生应当具备的核心能力和素养。这样的明确有助于指导教材内容的编写,使之既满足产业需求,又符合教育的培养目标。

3.整合实际案例和项目

联合编写的教材应当充分整合实际产业案例和项目。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职业场景中,让他们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和完成实际项目来学习。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整合实际案例和项目还使得教材更具有吸引力和实际应用性。

4.制定明确的教材编写计划

在建立联合编写机制的基础上,需要制定明确的教材编写计划。这包括明确教材的结构、内容安排、参与方的责任分工、编写周期等。编写计划的制定应当充分考虑各方的时间和资源限制,确保教材能够按照计划高效地完成。

(三)产教融合引入企业真实生产项目、典型工作任务、案例载体作为教材内容

引入企业真实生产项目、典型工作任务和案例作为教材内容是产教融合的关键策略,它使学生更贴近实际工作场景,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1.挖掘真实生产项目和工作任务

教材的编写需要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挖掘真实生产项目和典型工作任务。编写过程中要与企业进行协商,了解他们当前面临的挑战和需求,以及他们认为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掌握的核心能力。通过挖掘真实项目和任务,教材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职业领域的实际情况。

2.构建案例库,确保案例的实际性和实用性

教材中的案例应当广泛覆盖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场景,因此可以构建一个丰富的案例库,其中包括各种企业的真实案例。这样的案例涵盖了不同行业的工作情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多元化的职业要求和实际工作挑战。引入案例作为教材内容时,要确保这些案例是真实的并且具有实用性。这意味着案例应该是基于实际发生的事件,反映真实的问题和挑战。案例的设计应该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解析案例、提出解决方案

教材中的案例应当设计得足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来学习。学生应当被要求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案例不仅仅是教材的一部分,更是学生实践和应用知识的平台。为确保案例的实际性,教材开发阶段可以邀请企业导师参与。企业导师能够提供对实际工作场景的深刻理解,为案例的设计和实施提供宝贵意见。他们的参与有助于确保教材的贴近实际,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适应能力。

(四)产教融合建立职业教育教材质量评价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

为更好促进我国产教融合教材的发展,迫切需要加强研发产教融合教材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并在相关评选和评审文件中调整权重,使产教融合元素更为凸显,以引导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性教材的发展与质量提升。

1.加强研发产教融合教材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

标准和指标的建立是确保职业教育教材质量与实际产业需求相契合的关键一环,要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标准,涵盖实际应用性、职业能力培养、产业对接程度、跨学科整合、校企合作深度以及国际视野等多个方面。这些标准应当与时俱进,反映当前和未来职业发展的趋势。

2.在评选和评审文件中增加产教融合评价要素的权重

为更好引导教材开发者注重与产业的深度合作,应强化产教融合要素的权重,使得评审体系更加关注教材的实际应用性和产业适应性,从而促使教育机构更加关注实际工作场景的模拟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职业发展。

3.通过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提高教材质量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明确的标准将有助于各个学校更清晰地了解产教融合教材的要求,促使其更好地满足标准,提高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这也有助于激发学校的内在动力,积极参与产教融合教材的研发和改进。

4.以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推动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通过加强评价标准中的产教融合要素,企业更有可能参与到教材的编制过程中,提供实际案例和实践经验。这样的深度融合将有助于确保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实际产业需求,培养更符合市场要求的专业人才。

综上所述,加强研发产教融合教材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并在相关评选和评审文件中增加产教融合型评价要素的权重,是促进我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迫切需要。这一战略的实施将有助于构建更科学、更贴近实际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推动我国职业教育走向更为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文章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